(资料图片)
深入小区,变“被动服务”为“主动解决”,这种做法上的转变值得我们点赞,而且现场的确也为居民解决了一些老大难问题。但有些问题并不是一次甚至几次进社区就能根除的,需要长期监督和维持,才能让大家养成习惯,达到解决根本问题的目的。而且,只靠一个部门解决小区内的“疑难杂症”是有一定难度的。
因此,要调动包括街道办、社区、物业等各方力量,在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基础上,加强多方之间的良性互动,不断补充动力、增强活力,不断提升小区内管理水平,不断完善大家生活里的“细枝末节”,这也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,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和谐社会治理格局的题中之义。
各方之间的“有机结合”少不了畅通的交流渠道。而“人工”与“智能”的相互碰撞,就为协作打开了一个科学合理、精简高效的治理新格局,为各方搭建了更畅通的沟通渠道,实现共商共享共建。同时还能打破信息壁垒,实现信息共享,提高治理效率,为治理决策提供依据。
独木不成林,只依靠一方力量提升基层治理水平,是远远不够的,必须多元主体共同参与,提高各方力量的积极性,才能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愿景。
吴戈